我总觉得这个问题问得多少有点别别扭扭的,有没有钱和旅游是两件事,非要让二者产生约束的话,那就是这个旅游需要多高的成本了。 先说我对旅游的理解,有成本高的,也有没什么成本的,大体分以下几类: ①探索未知的空间,走没走过的路。 ②排空休闲,可以去同一个让自己感觉放松的地方躺平。 ③风景名胜知名景点拍照打卡的特种兵。 第③种是主力部队,都去风景名胜的话那么大交通食宿和门票都不会太少,经常又是一大家子出游,确实需要不少的成本。 第②种更多是城市牛马们的选择,毕竟平时太累了,只想找个地方好好躺平。名胜不名胜的无所谓,关键要舒服,酒店一般不能太差。 第①种则是带着体验的心态,去哪里无所谓,关键是新奇和探索。陌生城市的小巷,大山深处的溪流边,都是他们的旅游好去处,其实可以不花什么钱。
旅游不是应不应该的事,而是想不想的事。穷游虽然预算有限,但也有其独特的乐趣和价值。
一个周五的晚上,大家里突发奇想,说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✈️,当即我们就订好了宁波到绍兴的火车票🚉,两三个小时我们就把旅游路线、住🏠、行🚗给安排好了,之后收拾完行李,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出发,中间因为旅游攻略不够完全导致路途坎坎坷坷,但我们还是收获了许多😊,在鲁迅故居中见证了鲁迅成长的环境,又在鲁迅纪念馆浏览了鲁迅的生平,以前对鲁迅的概念总是藏在书里,逛完之后他的形象在我心中仿佛立体了些🤔。这趟旅程最后的人均花销为200元左右,我们淘到了人均67一晚的酒店,16块钱的火车票,人均四十的火锅,为了省钱做攻略、比价、规划路线,甚至临时调整计划,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悄悄提升,回头看会觉得“用很少的钱玩得超值”,这种满足感很特别,淘到便宜性价比高的东西的感觉真的超爽🤣!过程中我还乘坐了绿皮火车,虽然只有两个小时,但也是段新的体验。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旅行当中,现在的我回忆起这段绍兴之旅,还是十分的有感触。他就像一颗投入生活的石子,当下的涟漪会慢慢扩散,在很久以后依然能感受到它的余波。
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,主要看个人对“旅游”的定义和当下的需求——
如果把旅游理解为“花很多钱去远方”,那没钱时确实可能会有压力,强行透支反而影响体验。但如果放宽范围,“旅游”也可以是低成本的:比如去城市周边的公园露营、骑行探索陌生的街道、甚至在本地找个没去过的小众博物馆逛逛。这些方式花钱少,却同样能让人暂时跳出日常,获得新鲜感。